各有关高职院校,各市(区)考试管理中心(教育考试中心、教 育考试院、招生办):为做好2025年我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 知如下。
一、招生模式
我省春季进行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主要包括高职综合评价招生和示范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两种模式。省内国家级、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可自行或联合采取单独考试招生模式,也可采取高 职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其他高职院校采取高职综合评价招生模式。
二、考生资格
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考生,必须已完成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普通高考)或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职教单招)报名手续。
三、招生计划
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在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总规模之内进行,预录取人数原则上不得突破2025年度本校分类考试招生计划总数,分专业预录取人数由各校根据本校招生章程自主确定。
四、招生章程
各高职院校依据教育部及我省有关规定,制定本校2025年分类考试招生章程。招生章程中除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 规定》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外,还须明确本校文化素质测试、职业适应性和职业技能测试的形式和方法;对考生成绩的综合评价办法和录取办法;申请本校并参加测试考生的最低淘汰比例等。省教育厅相关处室、直属单位对招生章程进行联合审核。各高职院校将审核通过的招生章程上传至省教育考试院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网 上 管 理 平 台 ( 网 址 :https://www.sneac.edu.cn/pzyx/jsp/yxlogin.jsp)并在本校网站公布, 同时向省教育厅正式报送备案并抄送省教育考试院。
五、考生申请
3月7日9∶00至3月10日17∶00,考生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网址:https://www.sneea.cn)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网址:https://www.sneac.com),认真阅读查看各高职院校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依据本人意愿向相关高职院校提出入学申请。考生可申请的高职院校数量不限。符合高职院校免试招收条件的中职技能拔尖毕业生,应向拟就读高职院校提出入学申请,高职院校须对考生免试入学资格进行审查,相关工作按照《关于做好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免试招收中职技能拔尖毕业生工作的通知》(陕招办〔2014〕21号)执行。
六、测试考核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其中职业适应性(技能)测试成绩占比不低于50%。
(一)文化素质测试拟参加高职综合评价招生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素质测试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老学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高职院校可登录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网上管理平台,获取申请本校考生中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老学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不再另行组织测试。拟参加高职综合评价招生的“三校生”等其他考生,须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文化素质测试,考试内容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 课课程标准》制定。拟参加示范高职单独考试招生的考生,须参加示范高职院校单独或联合组织的文化素质测试,文化素质联考成绩可在联合组织文化素质测试的示范高职院校间通用。各院校须将文化素质测试成绩报送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五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暂行办法的通知》(陕退役军人厅发〔2023〕26号),具有高中学历的退役士兵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免文化素质测试。
(二)职业适应性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各高职院校须分专业类制定本校职业适应性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并提前公布。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中同等学力人员须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要甄别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中同等学力人员职业性向,引导考生合理选择专业,促进考生按照自身兴趣特长健康成长。“三校生”须参加职业技能测试,职业技能测试包括专业能力测试和技术技能测试。专业能力测试以教育部发布的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中的核心专业知识为基本依据,采取笔试形式,重点考察综合专业能力。技术技能测试以教育部发布的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中核心技术技能为基本依据,以操作考试为主,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3月26日9∶00前,各高职院校按照本校分类考试招生章程中规定的办法,将考生文化素质测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技能)测试成绩折算成综合分,形成所有申请本校并参加测试考生的成绩库,通过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网上管理平台报送省教育考试院。各高职院校报送的考生成绩仅适用于本校预录取。
七、预录取及报到注册
各高职院校须依据本校分类考试招生章程,按成绩库中考生综合分由高到低依次进行预录取。各高职院校只可预录取在本校参加文化素质测试和职业适应性(技能)测试的考生。预录取考生信息通过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网上管理平台报送省教育考试院, 截止时间为3月27日17∶00。各高职院校应在本校网站上公示预录取考生信息。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要求为历史的专业只可预录取普通类(历史)、艺术类(历史)和体育类(历史)考 生;对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的专业只可预录取普通类(物理)、艺术类(物理)和体育类(物理)考生;艺术(历史类)、艺术(物理类)类专业只可预录取相应科类考生,其中我省艺术类专业课 省级统考专业,只可预录取已参加2025年我省艺术类专业课省级统考且合格的考生;单独考试专业只可预录取职教单招考生。各高职院校须安排预录取考生于4月6日17∶00前到校报到注册。被多所高职院校预录取的考生,只能自主选定1所高职院校报到注册。考生必须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到自主选定的高职院校现场确认完成报到注册。预录取考生报到注册后,计划缺额仍超过分类考试招生计划3%的高职院校可申请参加递补预录取。前期招生宣传、组织考生测试考核和报到注册等环节不规范,有考生投诉的高职院校,不得参加递补预录取。递补预录取高职院校报送递补预录取考生信息的时间为4月7日9∶00至4月8日17∶00。递补预录取考生必须在递补预录取高职院校已上报的成绩库中,且未到其他任何高职院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递补预录取考生报到注册截止时间 为4月13日17∶00。
八、正式录取备案
4月15日至16日,各高职院校到省教育考试院为本校已报到注册新生办理正式录取备案手续,逾期不予受理。已被预录取但未到任何预录取院校报到注册的考生,其预录取资格自行取消,仍可参加包括体育单招、消防单招、残障单招、高考统考在内的其他类型考试招生;已经报到注册且已办理正式录取备案手续的考生,不再参加包括以上类型在内的其他各类型考试招生。考生前往高职院校报到注册后,由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办理正式录取备案手续并公示,是认定录取资格的唯一途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新生,其招生性质、在校培养、毕业文凭等,与参加高考统考录取的新生完全相同。正式录取备案后,各校要在本校网站公示正式录取新生名单,同时做好录取通知书寄递、新生入学前教育等相关工作。